2012年3月23日 星期五

你需要多一點陽光




翻了翻這期cheers的內容,早起的討論佔了很大的篇幅,有興趣可以翻翻看,裡面有許多關於重量級人物的早起秘訣與實用解說



Delay又Delay

我曾是早上睡覺下午起來的大學生,每天為了趕遲到而匆匆忙忙。一開始入大學,作息可以再1點前就寢,後來便慢慢往後,最後達到早睡午起的境界。或許是因為早上就沒有去曬太陽,又或者我沒有做個作息規劃單,但一切就是這麼「Delay」,生理時鐘整個亂掉,後來甚至兩天睡一次維持一段時間。



不可違抗的週期

我們每個人都有「睡/醒週期」,又稱晝夜節律。這個週期大約是24小時,幫助我們預期何時會有光、熱與食物,就像快到12點了我們會唾液會開始大量分泌。

當外界的日夜週期與你體內的晝夜節律不一致時,就會有時差(jet lag)出現,坐飛機去不同經度的國家時最容易發生這種事。



給我點光

那光照的影響呢?人們對光的反應算是敏感,而要解決時差問題,就得選擇「曬太陽」!!
日光之所以能影響晝夜節律,是因為他能驅動大腦底部一個教視差上核的小區域裡的活動周期,這個小區域扮演的就是主食中的腳色。視差上核會接收眼睛傳過來的訊號,並產生自己的節律

除此之外,光線還可以引發身體產生褪黑激素(松果腺製造),效果就不用多做說明了。

另外我有個最大的疑問,便是北歐地區人遇到的永晝永夜該如何解決、解釋?

北歐人並非我們想像那麼好,因為高所得高社會福利,就會活得比較幸福。他們受"太陽的不規則"而苦惱,因憂鬱而自殺比例不低(或許這也是黑死金音樂盛行的原因之一?!)。有筆資料是建議北歐人在「永夜」期間,每天抽點時間到「sunbath center」做日光浴(他們做日光浴的地方並不附屬於健身房,而是獨立開的商家),這有利於降低他們的憂鬱傾向
而我也有請曾定居於芬蘭的朋友幫忙,目前等回信中



調整與再出發

「大部分的人晝夜節律都不是剛好24小時」
「但是我們可以透過太陽幫助我們身體校正時鐘,按表操課」

盲人沒辦法從眼睛接收光線,也就無法做校正的調整,因此常會有"時差"問題,睡眠也是斷斷續續的。同樣的,活在深海,眼睛幾乎退化的魚類也是幾乎不睡覺。


我參考<Welcome to Your Brain>並做了些歸納,給想調整生理時鐘人的建議:

  • 來一點陽光
  • 睡覺時,關掉床頭燈
  • 來一點運動
  • 睡前讀點心情刊物
  • 想像早起吃怎餐的愉悅



另外TED針對此事也請了Jessa Gamble為大家做簡短演講






不難發現,早起的好處實在是太多
但人還是會選擇走反方向

如果現在時鐘不早了,就直接睡吧
如果現在時間不晚了,就快起床吧

或許有人可以自我克服晝夜節律,但請相信我,那可能不是你


[p.s.更新朋友的回覆:
    北歐的確有sunlight bath的空間,是為了讓人不要那麼憂鬱。而他也說極
    地的永晝永夜很不是滋味,那種即使起床仍是夜暮降臨大地,白天睡大
    覺的不爽感。有興趣可以參考他的著作 GO!來去芬蘭上課 ]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