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一場非常具啟發性的演講,而與其說是場演講,不如說是一個小型會談,我認為學到的東西非常多。
董媽媽曾多次創業,並熟悉台、英、中三地多種商業模式,現任許多董事長職位,投資不少事業;除此之外,自己也獻身於社會公益等活動以及發放獎學金等社會回饋,對年輕人如我們而言,真的是一個蠻好的典範。不過我比較好奇的是,她創業的過程
從黑印度地毯公司、洪浦公司、上海阿斯列夫...到英國董事金融公司
有挫折失敗,也有璀璨成功。
這和我印象中的entrepreneur完全相符,因此我很期待這次的學習
演講內容有她的自我經歷、給大學生的規劃、警惕名言、中國大陸經驗、人生格言
其中最令我在意的幾句提醒如下:
- 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,要尋找獨一無二的市場
平常就應該儲備能力,把自己訓從懶人練成勤快的高效率者,就像林書豪的經驗 一樣,即使冷板凳好幾年,每日的自律練習也絕不停歇,因為你不知道何時會有機會來敲門,而當機會來敲門時,也是時候開始出發了
- Action = Result
行動是一切結果的源頭,沒有行動光是口頭說說或思維演練,所有計畫都是空。
這句話對創業者而言十分重要,也是創投者們一再叮嚀囑咐的,而我 在上一 篇提到的活動中,就十分有共鳴。雖然那只是個學校活動,但是從計畫到實施的確遇到許多問題,人擋殺人佛擋殺佛,排除萬難就對了!
- 一定要把挫折感當作自然
- 世界本來就不公平,唯一公平的就是----24小時
董媽媽以自身經驗告訴我們,她學歷不高但是肯拚肯學。第一份工作是美容師 ,早上忙著賣化妝品,晚上則利用時間去酒店推銷產品,早上再聽英文練聽力口說,每天只睡三小時。語重心長的經驗讓我印象深刻。
上述這幾句分享或許大家覺得並不稀奇,坊間勵志書籍俯首皆是 ,無一不談些大道理。
但是試問,再多名言佳句,對我們而言,又真有幾句能刻入心窩,終身受用?
配合講師的經驗與分享,我做了些彙整並道出自己的看法,我想這才叫真正的消化吸收
其實更令我在意的是一句話
「別為了讀書而讀書」
人生志向各有其道,要順著興趣飛還是繞著體制跑,我想連台大生也無法三兩下祭出抉擇。也許正是因為是台大生所以才更無法確切定奪,面對沒興趣的事要我花10%的精力都懶;反之有興趣的事要我花110%精神都可以。
人際關係是人生最重要的,接下來就是遵從興趣與否。或許會有些小插曲發生在這麼無聊的事件中,但,體制下的人偶真的有勇氣乘著這波機運?如果人生是浪費在這麼沒效率的第四維空間,何不考慮更適合自己的路?
photo via http://www.rti.org.tw/AJAX/recommend/Overseas_compatriot_content.aspx?id=124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