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7月10日 星期二

衝動事關重要



昨天晚上突然想出外走走,剛好前陣子淡水行因雨解散,因此我隨即找一位朋友問了他意願,很幸運他是個隨和的人,於是一場淡水行就在Facebook聊天室幾行內敲定了

我們中午1:30從公館出發,幾乎是沿捷運站騎到淡水,回途則是騎河濱路線

途中有玩有拍有喝有逛,回到公館已經9點多。每次旅遊、出遊最後,總會有種時光飛逝感,彷彿按下<<Click>>電影中的快轉,一下就到了行程的終點。沒有起頭便沒有這趟自行車行,沒有詢問、找人就沒有這趟刺激冒險,沒有昨晚的impulse,就沒有這一切






衝動,不太好吧

華語中,「衝動」常被認為是負面的字詞,因此聽到衝動兩個字,我們多半會先送上個皺眉。挑戰這個硝煙甚重的題目,的確是個難題

隨問隨答:做事衝動有什麼負面影響呢?

我們大概可以想出一大串回答,每個答案都鞭辟入裡。若問題改成要你說出正面影響,你又會怎麼回答呢?

絕對不是因為我的名字是爸媽衝動下的遺憾,所以寫這篇報復,事實上我也沒問過(還是不要問好了)。真的是覺得衝動能帶給我們一些好處,而這篇大概就是在碰撞我們已熟悉的回答模式,也就是衝動的好處。






不這樣做,就太可惜了

你有夢想嗎?有吧

希望他達成嗎?對吧

你該怎麼做?

<<送行者>>的作者小山薰堂諳於此道,曾寫過幾本類似內容的書,其中一本整本都在談一件事:不這樣做,就太可惜了

創意不是隨手可得的,他是隨機出現在潛意識中,無所遁形。我們都知道創意的得來不易,也都知道要在有靈感時記錄下來,國內外知名設計師、記者、趨勢大師吳不是如此。知道是一回事,會這樣做的人,卻少之又少;大部分的人知道知識經濟時代後的現在,已步入創意經濟時代,而身處這麼特別的時間點,本來應該好好把握,卻時常忘記、迂迴、作罷

創業也是如此。之初創投co-founder的Mr.Jamie在網誌中頻頻勸告,他要創業者別想那麼多(當然要基本評估一番),先做就對了---hack everything,畢竟創業一定會面臨失敗與錯誤,重點是從中學到教訓,而真正的創業就是錯誤們的累積經驗與修改,不經一番寒徹骨,焉得梅花撲鼻香?

我從御守中習到的其中一點也是如此(可先參考前文)。這是在看漫畫時的突發奇想,但若沒有一股衝動「我就是要做」,我想現在可能還是過著一點都不刺激的生活。除了一開始的點子是衝動下的延續,後續的處理、包裝與活動的設想,也都是衝動下的產物,經過好幾十次的debating,最後才終於產生。





何不現在開始

可能舉了一堆你懶得看的內容來說服你,那現在用更貼近的例子來比喻

環過島嗎?出過國嗎?讓父母開懷大笑過嗎?很多事情如果沒有個起頭,便將無始無終

環島嗎?如果真的很想去,應該要馬上開始查資料並擬定計畫,做筆記並且趕緊找人。在「衝動」下的你,這場效率宴席格外豐富,絕對超乎你的想像,當然前提是你有那股衝動。

甚至可以使用「制約」來確保自己的衝動能存在、持續,像是馬上告訴可能會去的朋友,讓他們也陷入情緒當中。既然已經拉人下水,自己就必須負相當的責任去規劃,這也是為什麼

  • 報名鐵人三項最勇敢的不是比賽前一刻,而是交出報名表的那一瞬間

閱讀書籍也是一樣。平常看教科書的持續時間不長,每每過一段時間,注意力便會發散掉。但是這時若剛好瞥到另一本書,可能是別科、課外、新奇的書,相信大家都有過這種經驗,明明很累,心理OS打死都要休息一會兒,卻對這本書情有獨鍾,而且那股衝動後勁十足,常常難以割捨。

還有很多生活上關於「衝動」的正面例子,最棒的原因就在於他的高效率。許多行為學、心理學研究指出,衝動下的效率是平常心態效率的數倍甚至十倍以上。怎樣拿捏並掌握「衝動」,也是省時間的一大幫助。







Get總結

我無意去引起戰火,像是投資股票應該要衝動抉擇,買車應該衝動刷卡.....

我們都是很有想法的人,這點你真的不用懷疑。只是常常我們會忽略這股衝動,逼迫自己太理性去處理,讓太多預期心理佔據決定權,因為認為「衝動」可能造成更多的成本消耗。但理性如你,可曾將因衝動可省下的時間成本算進去過?


高效率是其中一項時間成本,另一項是你可以省下分析、評判的時間成本。我認為最棒的是,你可以享受到預料之外的刺激。首頁照片的<<HangOver>>就是最棒的例子。你不知道這場莫名其妙宿醉將是多麼有趣、驚悚、新奇,我們怎麼可能知道。即使以後後悔了(好像我們做每件事都會後悔),也會覺得這場宴席辦得格外獨特、記憶猶新。

最後,你當然要好好評估事態緊急的事件,以免造成悲劇;衝動的利用也要適當練習,依步調找到較加使用時機。我們不可能一面倒「衝動」,但也別一面倒「謹慎」,這本來就不是決定正不正確的問題。

Hey,試著玩玩衝動帶給你的甜,第一步就是「不這樣,那就太可惜了


Pic via 南方多媒睇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