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5月2日 星期四

Plan B




不知道你是不是一位調皮的小孩,當母親要你別再碰茶杯時,偏偏硬是要用中指偷偷碰一下;國中作業沒寫,清晨衝到學校抄同學的答案以防被打手心;高中圖書館用打開的便宜螢光筆佔位,因為學校禁止一本書佔位法。

如果夠沈著的話,大可乖乖坐著不碰茶杯;如果昨天沒打球打太累,大可早就完成學校作業;如果吃飯吃快一點,大可早點回來穩穩看書。但不論條件許不許可,總是有個計劃讓我們不想放棄,或許有點硬詏,但你大概知道我想說什麼。




創業允許你使壞

今天在創創說明會有幸聽到某知名CEO-Chris董的創業分享,當下零零落落記了些筆記,不外乎他的創業歷程、團隊合作、公司營運、知名合作案等。即使整場演說絕無冷場,我想也頂多記得下一兩個概念,其中最令我記憶深刻的是個簡單的概念—Plan B


這不是什麼專業用語類,運用台灣式教育思考大概能猜出他的意義-備胎計劃


在這場演講中,Plan B偏向創業的計劃。而它的知名度可以從google瀏覽內容了解,甚至還有幾本書專門討論。總之它指的是創業魂下產生的使壞計劃-Evil Plan





試著自己選計劃

之所以會有Plan B,是因為目前正運行著Plan A-現行計劃

也許是像董執行長的正職、我們一般學生在學、或者隔壁大嬸當個家庭主婦。無論如何,這些人不放棄現行的工作,並在其中學習成長茁壯,努力讓Plan A繼續持續下去。那Plan B要幹嘛? 夢想嗎?

比起夢想這一詞,我比較喜歡用"比較利益"來描述這個計劃。

科技業那幾巨頭翹班翹課的事跡雖然已經夠芭樂了,但他們真的是苦苦的比較自己所愛的事業與繼續升學,是狠狠的下定決心然後得到現在的一切,我相信當初大學時,他們肯定運行了Plan B,甚至還有Plan C、Plan D。

如果文字敘述你覺得不夠說服力,用圖形解釋給你看:


假設一開始Plan A是首選(要不然他就叫Plan B了...),他的爽度也是最高的,但由於人總是偷偷按慷一個Plan α (α=B,C,D...Z),此模型我們也先假定此人只有一個備胎計劃,就是Plan B。隨著時間的過去,此人的技術累積、知識累積、催眠累積、疲勞累積( via Plan A),導致Plan A不再那麼舒爽,相對而言Plan B則better off。由此可知到達兩條線的交點時,選擇Plan A或Plan B都是可以的,再隨著時間往右移動,他將會選擇Plan B。

總之就是,選擇Plan B時,你權衡了兩者間的差異,不管是你瞭解自身有多麼強大了,亦或是了解你的Partner有多麼強大了,又或者是哪個VC多麼慷慨了。另外,爽度也不是可以量化的數值,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想法與判斷水準,在自認為的理性下作出決定。







Get 總結


姑且不論同時進行兩項計劃或專注一項事業孰好孰壞,畢竟有些人是專注派的,而事實也表示專注的確帶來較大的直線效率。

How about斜線效率與曲線效率? 兩條一起走的總價值是否比一條大? 怎麼判斷價值?

我就是覺得Plan B很爽,即使我現在的Plan A是當個學生或者專職米蟲,心裡還是隱藏一顆悸動的心。我想我是想要創業的,但在滂沱風險下,卻也令人卻步。如果真的不知道該做什麼,不如先把精力花在Plan A上吧!至少這段時間是持續成長的。但也別忘了Plan B,那個使壞計劃,畢竟人算不如天算,天時地利人和下若還認不清Sone值孰高孰低,那就很可惜了。


pic via britnidanielle.com

1 則留言: